微适盾晶球制剂:国内首款靶向放射性肠炎的益生菌解决方案

2025-09-04 17:00   来源: 互联网

肠道常常成为肿瘤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时最易受损的部位。放射性肠炎作为常见并发症,其临床症状——腹泻、腹痛、便血甚至肠梗阻,不仅干扰治疗进程,更显著降低患者生活质量。对患者来说,它带来的“折磨”丝毫不比肿瘤本身轻,甚至有些患者因此被迫放疗中断。

对付这种损伤,长期以来,临床应对多采用传统手段:营养支持治标难治本,抗生素可能进一步破坏菌群平衡,蛋白水解酶抑制剂与药物灌肠仅能短期缓解症状,而手术干预创伤大、恢复难。这些方法或无法精准调节微生态,或带来额外负担,使患者在抗肿瘤过程中面临肠道与治疗双重挑战。

在这一亟待解决的临床需求背景下,微生态调节剂应运而生,为放射性肠炎的防治提供了新思路。与传统治疗方案不同,微生态制剂直击疾病核心——肠道菌群失衡,通过恢复微生态平衡,实现从根源缓解放疗带来的肠道损伤。

WISYNBIO®微适盾作为国内首款靶向放射性肠炎设计的益生菌晶球制剂,融合多菌株协同与先进递送技术,展现出精准干预的潜力。它的“靶向性”藏在两个关键处。一方面是成分的精准配比:乳酸乳球菌乳亚种LL6专门修补被辐射损伤的肠黏膜,让脱落的绒毛重新整齐排列;瑞士乳杆菌R0052专攻腹痛,减少剧烈不适的发作;长双歧杆菌BB536盯着腹泻,让排便次数回归正常;复合益生元则给有益菌提供养分,帮它们在肠道里扎根繁殖。这种组合不是简单堆砌,而是针对辐射损伤的“多重守护、协同增效”。

微适盾的另一大亮点为其独创的“晶球三层靶向递送系统”:外层抗胃酸、中层耐胆汁、内层促肠释,确保活菌高效递送与定植,彻底突破传统益生菌在消化途中易失活的技术瓶颈。此外,微囊包埋与冻干工艺进一步保障产品稳定性与活菌数量,25℃储存12个月活菌损失低于10%。

对被放射性肠炎困扰的人来说,这种解决方案的意义不止于“多了个选择”。它不仅填补了国内放射性肠炎微生态防治领域的产品空白,更致力于为放疗患者提供从肠道健康出发的全新保护策略,让患者更有信心面对治疗,实现“无惧放疗,肠愈新生”的愿景。


责任编辑:Linda
分享到:
0
【慎重声明】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"5G科技网"的所有作品,均转载、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,转载、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