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"互联网产业带"的形成加快,上半年成为"最有能力的"企业。

2020-08-04 17:20   来源: 互联网

8月3日,"解放日报"头版刊登了一篇题为"上海"互联网产业带"加速形成"的文章,据分析,上海一些行业领先者已成为市场细分的基准,"黄金产业带"已聚集了全市产业产值的80%以上。


文章说,在今年疫情的"危险与机遇"下,上海互联网行业取得了良好的发展,做出了积极的贡献。今年上半年,Pinduoduo成为"最有能力的"企业。按用户计算,它已经是该行业第二大公司,仅次于淘宝。按市场价值计算,pinduoduo已经是中国第四大互联网公司,超过京东。


而碧碧、达达、携程等位于上海的企业也出类拔萃,吸引了业界的关注。此外,肖洪舒、喜马拉雅山、丁东等网购蔬菜新经济的上海网际网路"回潮",均逆势上扬。


这些互联网企业在各自的细分领域受到冲击,在上海地图上形成了以中心为轴心的"黄金产业带",反映了上海互联网经济升级和集聚的新趋势。

刊登于《解放日报》的“上海重点互联网企业分布示意图”显示,上海的互联网产业形成了一条以中环为轴的“黄金产业腰带”。

引导不要领导,推不拉


根据本文的分析,上海的互联网龙头企业主要集中在生活服务、金融信息服务和网络游戏等领域,形成了一定的区域集聚。


上海占全国网络游戏市场的40%,金融信息服务市场的60%,O2O生活服务市场的70%,拥有最完善的数字内容产业链。浦东张江、徐汇、长宁、杨浦等地区形成的互联网产业带占上海互联网产业产值的80%以上,上海在区位优势的基础上,采取了强有力的政策保护网络新经济的发展。


上海长宁区是典型代表之一。自2016年提出"互联网+生活服务业"创新试验区以来,长宁区不断创造政策环境,继续创造"数字长宁区"。如今,携程、美团、点平、保都都总部设在长宁,在长宁乃至上海形成了4400多家智能互联网企业,形成了新的产业集聚效应。


业界常说,互联网企业是"游牧民"和"草民",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他们的聚集和成功崛起非常重要,这种环境包括大量的人、人才库、政府的支持等重要条件,杨浦、长宁、徐汇、张江地区在这些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,因此,互联网企业在上海形成一个自然的"C形集聚",并继续向全国互联网经济的"C"地位前进,这是不足为奇的。


近日,上海推出了"网络新经济"三年行动计划,对远程医疗、在线教育、电子商务、电子通勤等行业无疑又有了新的火灾。


专家们说,在整个互联网企业黄金产业带兴起的过程中,除了区位优势和政策支持外,良好的市场导向氛围也是一个重要因素,在未来互联网领域的发展过程中,各级政府仍要站在正确的位置,把握好尺度,"引导"而不是"引导","促进"而不是"拉动",始终让市场需求引领各行业的转型和发展,成为最好的"试验场,领导者"。


据文章分析,短短几年内,一批新一代互联网企业在上海诞生、成长并完成了全球布局。


随着互联网从四个门户发展到前两次以"BAT"为主,上海正进入第三个时代,上海迎来了新的机遇:从成立到在美国上市,pinduoduo只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,市场价值超过京东、兴趣头条、流畅性等企业,也刷新了同龄人的上市速度。在"互联网+"这一新的生活领域中,在互联网的后半部,如平多岛、中国文学、3500、ele.me等,上海不仅不缺席,而且成为最好的"试验场"和领头羊。


事实上,在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历史上,上海曾经是领先的。尽管缺乏"BAT",但多年来,上海一直是互联网初创企业中的佼佼者。特别是近几年来,上海新一代互联网经济随着实力的积累而上升。在其半途而废的同时,它迅速带动了市场的分割,引领了上海互联网产业在互联网产业增长速度上的领先地位。根据工业和信息技术部的数据,上海互联网相关业务收入在2019年增长了38.7%,在全国排名第一。


从产业现状来看,互联网仍然是上海目前和未来发展的战略领域,尤其是疫情引发的"网络新经济",促进了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更深融合,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产业转型的新轨道。


据统计,上海共有1966年注册的互联网企业,在全国排名第三,产值约2890亿元,仅次于广东。尤其是在细分领域有许多领先企业,有20家龙头企业被列入"中国互联网百强"的入围名单,仅次于北京。


在上海市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秘书长陆磊看来,当互联网进入‘下半场’,上海能够站在‘新风口’上,除了坚持做互联网产业的决心,还有得天独厚的优势。上海有2400万消费能力很强的人,市场潜力巨大,上海消费者勇于尝试新鲜事物。 这些都为信息消费新业态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土壤。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,上海还是全国合同履约率最高的城市,讲诚信,守信用。在几个因素的叠加下,上海已经成为整个互联网生活的一个大"试验田"。 "上海的消费者非常挑剔,一种商业模式,如果能在上海成功,就有机会向全国和世界推广。"陆磊分析称。




责任编辑:iiihyt
分享到:
0
【慎重声明】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"5G科技网"的所有作品,均转载、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,转载、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