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桂元:努力开创汉字研究的新局面

2020-10-27 14:56   来源: 互联网

汉语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象征之一,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。其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智慧不断汇合、文明不断发展的生动体现。因此,研究汉语对于中华文明的继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近年来,随着新材料的不断涌现,理论创新的不断推进和研究方法的更新,汉语和汉字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。要进一步开创汉语言文字研究的新局面,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更大的努力。


以材料更新开拓研究空间


1603781823392412.png


在哲学社会科学研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,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"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要着眼于我们正在做的事情,挖掘新的材料,发现新的问题,提出新的观点,从中国的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构建新的理论。"中国语文研究者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精神,不断挖掘新的语言文字材料,发现新的问题,提出新的观点,构建学习汉语文字的理论体系。材料是学术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,正是由于新材料的不断涌现和出版,才能使汉语言文字研究不断开拓新的空间。


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,一是从传世文献向出土文献拓展,传世文献特别是中世纪以前的传世文献存在数量少,体例单一,多为书面语言,传世后难以保真等问题。因此,对汉语言文字的研究不能局限于传世文献。近年来,随着大量出土文献的整理出版,完整的历时序列的形成,汉语言文字研究增添了新的丰富材料,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。这里所说的出土文献包括商代和西周的甲骨文,商代至汉代的青铜器,春秋战国的玉器,战国至魏晋的竹简,汉代以后的石刻,魏晋以后的纸质文献等二是从国内文书向国外文书拓展。外国文献首先指的是中国传统文献。古代东亚和东南亚地区长期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使用汉字。因此,保存了大量的汉语文献,包括传统经典文献,训诂资料,辞书,汉语词汇副本,汉语教材等。有抄本,有改编本,其中很多是中国流失的资料。其次是指西方传教文献。包括中国汉字词典,中国汉字研究著作等,这些外文文献的出现是对国内文献的有益补充,为中国语言文字研究提供了更多的物质支持。三是从共同语文学向方言文学拓展。共同语(即当时通行的语言,如普通话)是研究中国语言文字的最重要资料。近年来,研究者关注方言文献,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系统研究,有效地拓展了通用语和方言的研究范围。

责任编辑:无量渡口
分享到:
0
【慎重声明】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"5G科技网"的所有作品,均转载、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,转载、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!